当前位置:笔趣阁>其他小说>史上最强文明祖师> 第二十一章 东晋最后的擎天巨柱(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一章 东晋最后的擎天巨柱(下)(2 / 2)

咸和三年二月,苏峻叛军攻陷建康,挟持晋成帝和王导等众公卿大臣,控制朝政。庾亮等被迫逃离建康,到寻阳投奔温峤。二人深感力量不足,于是,温峤多次给手握重兵的陶侃写信,终于说服犹豫不决,且与庾亮素有嫌隙的陶侃起兵讨逆。

陶侃率部到达建康后,坊间纷纷传言,说陶侃要诛杀庾亮,以谢天下。庾亮虽然很害怕,但他还是依从温峤的建议,主动拜访陶侃,向他及天下谢罪。两人遂冰释前嫌,勠力平叛。在温峤提议下,庾亮等同意推举陶侃为平叛诸军盟主,统一号令。

朝廷军与叛军多次激战,互有胜负,战况胶着。温峤军储备的粮食吃光了,他只好去向陶侃借粮。陶侃十分恼火,责备温峤准备不足,仓促兴兵。鉴于胜负难明,陶侃声称要退军,返回荆州,等待时机。平叛联盟人心涣散,面临崩溃瓦解的危险。

值此危急关头,温峤挺身而出,向陶侃及众将领分析形势,预言苏峻叛军必败。如果此时退兵,国家、民众必将遭受浩劫。陶侃等遂决意坚持战斗。

为坚定众将士的平叛决心和斗志,公元328年九月,温峤提议修建皇室临时性的宗庙,设坛祭告皇天、后土及皇家历代祖宗之灵。祭拜时,温峤亲自宣读祝文。他语气慷慨激昂,泪流满面。三军将士都备受激励,斗志昂扬,奋勇杀敌。叛军不断溃败。苏峻也在酒醉后,与晋军交战,坠马落地,被晋军斩杀。

苏峻之乱被平定后,温峤因功,封为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进爵始安郡公。可惜的是,同年四月,温峤在返回江州途中,中风患病,回到武昌后,没有几天就去世了,终年四十二岁。晋成帝追赠他为侍中、大将军,谥曰忠武。

温峤虽小节有亏,“人见人嫌”,这固然与其秉性相关,更难脱其时名士们所标榜的“风流”玄风影响所致。不过,他假意卑躬屈膝,投效王敦,取得了王敦的信任,掌握了王敦的虚实和部署,及时禀告晋成帝,从而使朝廷在第二次王敦叛乱中,基本掌握了主动,为顺利平叛,立下卓越勋绩。

温峤对东晋初期各阶层利益博弈也有清醒地认识,他深知,挚友庾亮为维护门阀大族利益,维护中央权威,对飞扬跋扈、不肯驯服的地方流民帅势力,深恶痛绝。但为避免激怒流民帅势力,迫使他们铤而走险,兵刃相向。温峤对庾亮剥夺苏峻兵权的意图,多次劝阻。可惜庾亮一意孤行,致使苏峻、祖约等流民势力,只为逞一己私欲,罔顾北方强敌环伺,罔顾国家民族大义,起兵犯阙。繁华京都,顿成废墟;无辜民众,生灵涂炭。

温峤颇有大局观念,他努力周旋于各势力之间,劝说陶侃、庾亮等冰释前嫌,联手平叛。他又积极出谋划策,努力消弭各方之间的矛盾。终使平叛成功,江南富庶之地,免遭更大兵燹祸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