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其他小说>史上最强文明祖师> 第十六章 王于马真的能共天下吗?(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六章 王于马真的能共天下吗?(上)(2 / 2)

公元313年,陶侃大破杜弢,被王敦表荐为荆州刺史。但他随即就因竟陵太守杜曾叛乱,大败而回。王敦以“处分失所”为由,请求自贬为广武将军。但司马睿没有同意。

公元315年,陶侃讨平杜弢之乱。王敦作为统军元帅,进拜镇东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都督江扬荆湘交广六州诸军事、江州刺史,封汉安侯,可自行选置刺史以下官吏。

不久,陶侃欲回镇荆州,前来向王敦辞行。王敦忌于陶侃的军功,竟趁机将其扣留,调任为广州刺史,以堂弟王廙接掌荆州。他甚至想杀死陶侃,但因忌惮其亲家周访,最终没有动手。

公元317年,司马睿称晋王,建立东晋,并于次年正式称帝,史称晋元帝。王敦此时已升任征南大将军,又进拜大将军,加侍中、江州牧。当时,杜曾仍在荆州一带作乱。王敦遣部将朱轨、赵诱征讨杜曾,但均被杜曾击败。

他上表自请贬职,被免去侍中,后又请辞江州牧。司马睿又任命王敦为荆州牧。但王敦仍力辞州牧一职,最终被授为荆州刺史。

司马睿能立国于江南,是因得到了南北门阀大族的支持。琅琊王氏在其中更是起到决定性作用,故而在东晋建立后权势极盛。王导内掌朝政,王敦外握兵权,王氏子弟皆位居要职,以致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但也因此引起了司马睿的忌惮。

而在同时,王敦亦渐见专擅,如私自擢用降将杜弘,自行加任割据险处的何钦为将军等。司马睿更是厌恶。他为了减弱琅琊王氏的影响力,重用丹阳尹刘隗、尚书令刁协等亲信,并逐渐疏远王导。王敦对此也是极为不满。君臣之间逐渐产生嫌隙。

公元320年,梁州刺史周访病逝。湘州刺史甘卓调镇梁州。王敦趁机请求以亲信陈颁接任湘州刺史。湘州所处位置十分紧要,素有牵制荆州的作用,司马睿不愿让湘州被王敦所控制。刘隗也建议司马睿派遣心腹重臣出镇湘州,以防备王敦。司马睿遂以宗室司马承为湘州刺史。

王敦又上表陈说古今忠臣如何被皇帝猜疑、如何被小人离间,想以此感动司马睿。司马睿却对王敦更为忌惮,但在明面上是还是给王敦增加属官、赏赐羽葆鼓吹等仪仗,提高他的待遇。

公元321年,司马睿在刁协的建议下,将扬州诸郡的僮客恢复良民身份,以备征役,随后又以戴渊、刘隗出镇合肥、淮阴。

他还将所征发的兵卒全部分配给戴渊、刘隗,名义上是抵御北方的后赵政权,但其实是在防备王敦。王敦致信刘隗,表示要和他修好,同心戮力共辅王室,却被刘隗所拒绝。他不禁更为恼怒。而就在当年九月,豫州刺史祖逖病逝。王敦最为忌惮的周访和祖逖,至此全都去世。王敦认为再无人可以在军事上威胁自己,因此决意举兵入京,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从而被打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