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离海参崴十多公里的那个小镇上,在镇上最好的一栋建筑里(当然就是镇长的那一个),冯国璋正在与王兴学等人看着桌上的地图。中文口径的重炮更是数不胜数…</p>
其重炮之强,至少在之前的亚洲战役当中是从来都没有出现过的…</p>
至于更大口径的火炮,就像曾经严绍说过的一样,实在是没什么意义,毕竟火炮的口径越大,也就代表着体积越大,运送起来一点也不方便,操作所需的人数也会非常的多…</p>
这还没什么,甚至就连把火炮运送到目的地,也需要非常多的时间,这绝对不符合现代战争的需求。因此严绍宁愿命令飞机公司那边,研发一种可以投掷一吨重炮弹的轰炸机,也不愿意去研究什么所谓的巨炮…</p>
要知道,几百架轰炸机一起出动的威力,可比几门巨炮的性价比高多了…</p>
————————————————————</p>
就如冯国璋当初所预料的一样,面对着大规模的炮击,要塞内的俄军司令并没有坚持多久就不得不选择妥协…</p>
毕竟眼下他们正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根本没有可能指望什么援兵会出现拯救他们…</p>
如果冯国璋的弹药足够的话,甚至但是用炮弹,就可以把他们给淹死了。而他们所在要塞内修筑的那些工事,却连敌军的脸都还没看见,就已经被对方的炮火给摧毁了。</p>
与其死的不明不白,到不如干脆投降,这是要塞内大部分俄国人的想法,而事实上他们也的确是这么做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