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会战。n∈n∈,</p>
中军投入九十八个师,一百多万人,日军投入二十多个师团,数十万人。</p>
最终,日军妥妥地把中军给揍了。</p>
双方不论工业实力,还是军事实力,都是日方遥遥领先,胜得毫无悬念。</p>
但日方也损失了几个主力师团,以及许多老兵,虽然有着大本营新兵的补充,但战斗力,明显开始减弱。</p>
中方的一百多万战士,损伤惨重,但大浪淘沙,留下的都是精锐。</p>
不得不说,徐州会战在变相地,把中日双方的差距,渐渐缩小。</p>
而且,论人口,论幅员辽阔,日方比不上中方,中方有着源源不断的兵力,工业实力,也在西方列强的干预下,渐渐地提高着。</p>
当然,西方列强也没有安什么好心,希望中日双方的战争持续的更久一些,好方便他们从中谋利。</p>
不论中方,还是日方,背后都若有若无的站着西方列强的影子。</p>
林扬的585旅,整整六千多人的甲种旅,刚刚训练出来,浩浩荡荡的徐州会战已经结束,接下来,就是武汉会战。</p>
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军在武汉地区同日方侵略军展开的一场会战。</p>
中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6月至10月,中国第5第9战区部队在武汉外围沿长江南北两岸展开,战场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等多省广大地区。</p>
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p>
此战,中军浴血奋战,大小战斗数百次,以伤亡40余万的代价,毙伤日军257余万。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p>
日军虽然攻占了武汉,但其速战速决,逼迫国民政府屈服以结束战争的战略企图并未达到。此后,双方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p>
武汉会战,乃中方由劣势,渐渐转为持平的真正转折点。</p>
当然。这也伴随着40多万精锐战士的惨烈牺牲!</p>
林扬的585旅,自然而然的卷入浩浩荡荡的战争中。</p>
这一次,蒋委员长学乖了,不再如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时一样,拉开架势要跟日方死磕,继而被揍。</p>
蒋委员长下令,以武汉为中心,构筑坚固之国防工事,以为最后之壁垒。一旦日军兵临城下,则集中优势兵力与日军殊死决战。</p>
此乃内线。</p>
另外,以各师各旅进驻各个地区,与日军作战。若日军重兵来攻,则避而他走,绝不与敌纠缠。若日军转而进攻武汉,则伺机切断日军后勤补给线,使其失去持久作战的能力。</p>
此乃中线。</p>
再则。派出精锐的多股小股部队,深入敌后区域。利用广大群众的支持,展开游击作战,消耗日军的有生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