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三个方向上,白俄罗斯方向应该是最难攻打的一路了,军部给李寅的特战师补充了三万多的伤病员后又调给了这个家伙两个扶桑雇佣军师团,组成一个南路行进司令部,李寅就当上了南路军的司令,除了他们两个组成部分以外,在莫斯科还过来了一个缅甸军团的炮团,带着410门牵引式155毫米榴弹炮过来了,他们也是为了加强南路的进攻优势。
中路军的主攻方向是拉脱维亚,这里主要有当地的三十万防御部队,还有美军第四第五步兵师和欧罗巴第二装甲师三十七万的部队,这一路李森交给了刘涛的海军陆战队来完成,这里没有沿海地区,所以海军陆战队基本上也都被当成了陆军来使用了,除了他们两个师以外也有一只缅甸的重炮团带着400门155毫米的野战炮过来了,因为他们的纵深不是很大,所以他们只是需要一些野战炮就可以了,而且跟牵引式火炮比起来,野战炮的攻击能力好像是更加出色一点的,所以刘涛选择了这支部队,而不是跟李寅一样的牵引式火炮。
北路爱沙尼亚那一路是李森亲自带队的,他带着非洲军团的两个装甲步兵师四十万人和新组建的芬兰雇佣军一个师八万人他们组成了被陆军的司令部,他们的对面军事力量是美国第七装甲师和欧罗巴第十五第十七两个步兵师。而且这里还有欧罗巴海军第十二驱逐舰舰队在帮忙。而他们分到的就是第十三潜艇编队的十七只潜艇,看起来也算是旗鼓相当的。
能源集团在北路跟中路的军事力量不是超过对方就是跟敌人大致相当的,唯独南路地区可是差距不小的,李寅的特战师补充完毕后还有七十万人,加上两个扶桑雇佣军的师团二十八万人,再加上一个缅甸军团的炮团,现在李寅的手下有一百朵万人,看起来他们是三路队伍中最多的一个了,但是跟他们对面的军队比起来他们显得不是那么充足了,在他们对面有白俄罗斯驻军三个军69万人。全部换装了美式装备,欧罗巴六个精锐步兵师,全部都是a类军团,人数大约在80万左右。其中还有一个是装甲师团,另外,这两天还紧急感到了美军的一个特战旅三万人,一个装甲步兵师,一个混成旅一个步兵师,一个海军陆战队旅,总共三十五万人,在李寅的面前有将近两百万的军队,抛开白俄罗斯的当地驻军孙不上什么精锐部队以外,其他的军队可都是美欧联盟的京润部队。跟上次作战一样,他们要干掉李从的儿子,因为李从的儿子这个称号可是要比干掉其他的什么军队要光荣百倍的。
能源集团也就借用了这个策略,让李寅在前面你们是最强大的军人么,现在给我看看。”李寅几乎就是对着电话喊出去的,现在一个师团已经是报废了,要是还不能有什么起色的话估计此刻他们就要战败了,没有了扶桑雇佣军的帮忙,七十万人要面对数百万人的军队,李寅想想也感觉到可怕的,他已经派了一个步兵团六万多人过去支援了,希望可以有起色。
军长?这个时候小笠原的脑子里想到了那威风凛凛的军长,五个师团?七八十万人都是自己的属下了,这个时候这个家伙的脑子里也想到了武士道精神,对啊,当年的我们的先辈也是很厉害的,我们这是怎么了,美国人怎么了,我们又不是没有跟美国人打过,在菲律宾的时候仅仅几千人的一个联队就可以赶着上万的美军士兵到处跑的,小笠原看了看外面都已经开始发抖的士兵,一脚就把桌子给踢翻了,“混蛋,我们的武士道精神都到什么地方去了?我们的援军已经到了,让他们看看我们的武士道精神,我们都不是孬种,干好了以后你们跟着我吃香的喝辣的,干不好我们全部都死在这里,都给老子冲。”小笠原说完拿出自己的刀来,周围的人好像也被这个家伙给感染了,就在这个时候大量的能源集团援兵来了,他们都是开着重型武器来的,而且还给雇佣军带来了很多的武器弹药,好家伙的,这次所有的人都来劲了,一个个的开始朝着前面杀了过去,能源集团部队立刻从高处架设起来了上百挺的重机枪,数万发子弹汇聚成了钢铁流朝着下面的士兵们猛烈的打了过去,很多冲的正带劲的士兵都被打成了筛子,小笠原高兴的拉着自己剩下的一个师团蜂拥冲了上去,十几万人打退了几十万军队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就连过来支援的这个团长在给李寅的报告中都说小笠原师团真是勇猛,当然了仅限于他们对上这些杂牌军。
在中午战争开始停顿的时候,战场上到处都是冲锋的杂牌军的尸体,三个小时内他们阵亡了五万人,小笠原命令手下的士兵把一些能用的武器全部都带回去。他们开始修建新的防线。这打仗就是这个样子的,只要是有了信心,怎么打怎么是,很多能源集团正规军看不起扶桑雇佣军,但是这会儿他们也得说,这小笠原师团干活还真是卖力的,在战场上他们是值得让我们高看一眼的,当然了小笠原也很清楚要是没有这几万人的正规军的援助的话,他们也不可能取得这样的胜利的,还有四天呢。今天只是个开始,自己必须要坚持下去才可以的,想到这里,小笠原感觉自己不能休息了。必须立刻召开一些军官开会,告诉他们战争结束后自己就是军长了,他们也可以获得晋升的,但是必须要活下来才可以的。
对于小笠原那边的情况李从都了解了,他真是没看出来这个胖货倒是真有骨气的,自己立刻就让军需部门给他们送过大量的弹药过去,这些人干的不错,要不是他们吸引那百十万杂牌军的话,自己这边绝对不可能这样结束的,上午自己的军队跟美欧联军进行了三次接触。虽然都是自己获胜,但是都是小规模的接触,这应该是美欧联军的一个试探而已,下午才应该是大战的开始,自己下午肯定就没有精力派出军队去支援小笠原那边了,自己这边能不能坚持下去还是一个未知数呢,剩下的时间必须要自己来掌握了。
“报告,师座,总部过来的消息,他们给我们送来了一批新式武器。是轨道炮。”一个参谋进来说道,刚才降落了两架大型运输机,运来了一些新型的武器装备。
“什么?轨道炮?哈哈,看起来我们的胜算又要增加了,这个东西可真他妈的是好东西。美欧肯定也都有研究的,但是他们都没有大规模的生产的。看来我们又要先拔头筹了。”什么样的东西可以让李寅那么高兴呢?这个东西说起来还有很大的一个历史的,美欧都研究了几十年了,可是他们都停留在纸上了,还有太多的实验没有做呢。
轨道炮是利用电磁发射技术制成的一种先进的动能杀伤武器。与传统的大炮将火药燃气压力作用于弹丸不同,轨道炮是利用电磁系统中电磁场的作用力,其作用的时间要长得多,可大大提高弹丸的速度和射程。因而引起了世界各**事家们的关注。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电磁轨道炮在未来武器的发展计划中,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部分。
电磁轨道炮是法国人维勒鲁伯于1920年发明。二战中,德国汉斯勒博士开展了对电磁轨道炮的全面研究。到1944年,他研制出长2米、口径20毫米的轨道炮,能把重10克的圆柱体铝弹丸加速到1.08千米秒。1945年他又将2门轨道炮串联起来,使炮弹初速度达到了1.21公里秒。二战期间,扶桑研究感应加速式电磁炮,并把2千克的弹丸加速到335米秒。二战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内,因材料和电力等关键问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致使电磁轨道炮研究中断了很久。
从70年代起,随着一些技术难题相继被解决,使得电磁炮的研制得以东山再起。1970年德国的哈布和齐默尔曼用单极线圈炮把1.3克的金属环加速到490米秒。1978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物理学家理查德.马歇尔和约翰巴伯等人使用5米长的导轨炮,以可供1.6兆安电流的550兆焦耳双层单极发电机为电源,取得了将质量3.3克的塑料弹丸以5900米秒的高速发射成功的突破性进展。澳大利亚的成功进展,给各国电磁炮研制者以巨大的鼓舞。1978年,美国国防部先后成立了电磁炮发展研究顾问委员会和技术工作组,开始评估电磁炮技术现状及应用潜力,并建议集中和协调国家的资金来发展电磁炮。20世纪80年代美国国防委员会得出“未来高性能武器必然以电能为基础”的结论。1991年,美国防部成立了“电磁炮联合委员会”,协调军队、能源部、国防原子能局及战略防御倡议机构分散进行的电炮研究工作。1992年,美国已把一门口径90毫米、炮口动能9兆焦的电磁炮的样炮推到尤马靶场进行试验。但是在随后的实验中。美国人实验失败。不但没有给敌人造成伤害,相反自己这边倒是受到了不小的伤害,所以这个计划一度停止了,那个时候全世界都在看着美国,只要是美国人不用的东西他们都感觉是不会有什么前途的,所以全世界的轨道炮研究都开始暂停,一直到几年以后这个计划才开始重新开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