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他们那些人有什么面子,其实说白了就是对今天晚上的一个古董拍卖会有意见的,你也知道的,今天晚上拍卖的是乾隆扳指,这样的东西虽然我不是很懂,但是也清楚这可是我们自己的东西了,我已经告诉他们我看上了,这些人竟然告诉我说不能去干涉一个商业活动,害的我自己还得去拍卖,说起来这巴黎的拍卖已经有很多次在说这个问题了,不给他们点脸色还以为我是好欺负的呢。”李从这个时候有点孩子气了,那套扳指李从是见过的,以前的时候好像是在一个收藏家手里的,虽然自己喜欢,但是也不能强取豪夺的吧,真是不知道这个东西怎么会到了拍卖会上了。
扳指其实早就有只不过到了满清才被大家所熟知。满族人最早的扳指是鹿的骨头做的,戴在右手拇指上拉弓射箭的时候可以防止快速的箭擦伤手指,到后来不打仗了渐渐有了玉石和金银等贵重材料做的扳指象征权势地位,也体现满洲贵族尚武精神到了后期纯为装饰,就是一个炫富的东西了。
从多尔衮进关到顺治皇帝初步立足中原,再到康雍乾三朝,皇帝御用的扳指儿都是有着严格的惯例和规定。清宫造办处先是依皇帝谕旨让玉作、牙作等专业机构按照皇帝的意愿和喜好做出上用纹样,再经皇帝本人修改确认后方可制作。为制造一个合用的扳指,乾隆皇帝可以在外出避暑之时,连续七次来回传递命令以及扳指实物,要求工匠修改。御用扳指儿上面,经常有御题诗、诗意画和宫廷专用纹饰等带有浓厚人文气象的雕刻。这类扳指儿是当时技艺最高工匠的倾心之作,也是当时宫廷文化和皇帝本人气质爱好、文化理想和审美品位的集中表现。不过,这一类的扳指儿儿数量十分有限。
其次是御赐扳指。对于很多各地高级官员、附属国进贡或宫廷在江南定做的扳指,皇帝往往不是自己戴,而是赏赐给高官、宠臣、皇室宗亲,比如乾隆皇帝就会把此类扳指儿赏赐给在平定回部和大小金川等战役中得胜回朝的将领。
除了御用和御赐扳指儿外,扳指儿中的“探花”要数亲王、郡王、贝勒、贝子等皇家宗室为自己定做的,其上往往会刻有宗室本人的私印。亲王赏赐家奴、下属或馈赠亲友的扳指儿,也属此等之列。清代等级极其森严,即便是亲王也不能逾制,所以也就很少在上面题诗刻画,其工艺和材质也不敢擅越皇帝的喜好,价值自然也就略逊一筹。接下来,则依次是大将军王、抚远大将军及其同僚下属诸将军扳指儿、贺寿用扳指儿、嫁妆扳指儿、纪念或占卜扳指儿、商用扳指儿。
乾隆皇帝是一位修养非常全面的君主,文能琴棋书画,武可骑马射箭,可谓样样精熟。在平时的骑射活动中,乾隆皇帝所使用的扳指基本上都是用角类或牙类材料制作,这可以从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乾隆大阅图》和《威弧射鹿图》等绘画作品中得到证明。但是,对于用来陈设和鉴赏的以珍贵材质尤其是玉制作的扳指,乾隆帝更是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投入了很高的热情,使扳指这种原本是实用为主的日用物品走上了具有很高艺术趣味的大雅之堂,乾隆的精致真是无处不在。
而李从盯上的这枚扳指应该就是乾隆皇帝的御用扳指了,材质也是上好的和田玉制成的,上面还有乾隆皇帝亲自盖上的小印,可以说是十分的珍贵的,要是一般的东西李从也不会看在眼里的,可就是这么一件自己喜欢的东西竟然到不了自己的手里,还要跟那些人一起去拍卖??
“舅舅,关于这枚玉扳指我也是知道一点的,据说是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仲春清明前后,乾隆帝得到的。据说那是一件质地极为温润,做工相当精致的作品,乾隆帝非常喜爱,于是为之写下了《泳玉韘》的诗作。诗中乾隆帝将实用的象牙或骨制的扳指与玉扳指做了比较,认为象骨扳指是“象骨徒传古”,而玉扳指则是“恰似琼琚”、“德美信堪师”,高度评价了这件玉扳指对人的思想所产生的启迪和警示。这是乾隆帝的第一首咏扳指诗,后被收录于他的《御制诗二集》卷三十二中。可能是这件扳指给乾隆的印象太深刻了,几个月以后,乾隆帝的诗作中再一次出现了这件扳指的身影,这一次,乾隆对玉扳指之蕴意的发挥更进了一步。“终不可谖惟令德,佩之无斁岂虚谈。环中内外光明莹,一气浑融万理涵。”小小的扳指承载的是如此深邃的道理,怎能不叫人刮目相看呢?这成为日后乾隆帝认识评价其它扳指的基调。从此以后,扳指进入了乾隆帝宏阔的视野之中,在直到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的四十五年间,乾隆皇帝为诸多玉扳指写过不下五十首诗作,显示出他对这种微小物件持续而长久的关注。”对于这个东西理查德?梁也是研究了很久了,这爷俩都有那么一个毛病,就是对于这样的好东西都是要收到自己的手里的。
“我说你小子对这个研究的很透彻啊,给我老实交代,你是不是对这个东西有什么想法了?我可是说了,这个东西我回去的时候可是要带着的,就是买不下飞机厂这个东西也得带着的。”这会儿李从颇有一点昏君的样子,为了一个小东西竟然可以把自己的大事都给放下的。
“呵呵,好东西谁都是想要的,不过舅舅看上的,外甥我就”理查德?梁只是开玩笑的那么一说,其实他更加喜欢字画,这会儿脑子里又在想自己不跟舅舅抢了,那么舅舅的那副宋徽宗的话是不是可以给自己呢?
香港苏富比公司准备拍卖的这套盒装乾隆御用玉扳指共计七枚,制作、包装非常考究,显示出乾隆时期宫廷御用器物的基本风格和特点。
七枚玉扳指中有白玉扳指二件、碧玉扳指二件、汉玉扳指一件、青玉扳指一件、赤皮青玉扳指一件。所有扳指中膛大小、样式基本一样。其中碧玉、汉玉、青玉四件扳指上都刻有乾隆帝的御制诗,做法与前面档案中所提到的“刻御制诗回纹边汉玉扳指”相同,都是常用的回纹边或万字纹边。
“我看舅舅你得大出血了,我听说这套七个扳指每个都是精品,平时一个出来就要上千万美金的,这会儿七个在一起至少要上亿美金的。”这点钱对李从来说倒是不算什么的,不过晚上李从去了以后肯定会出一个天价的,拍卖师也都清楚只要是李从去的地方,他们的佣金可是非常的厉害的。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