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小说>大汉钢铁直男> 第二百二十一章 变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二十一章 变故(2 / 2)

“天黑立马关门,那些让我们帮忙铸钱的,给他们说七日为限。

每日承接的数额一亿为上限,每到一亿就往后推一日,你懂了么?”

“小人明白,小人这就交代下去。”

铜的熔点低,所以铸钱才能成为人人都能干的事情。

张远现在有蓝田山蓝田县还有长安城的三处铁匠坊。

日夜不休维持高温熔炉运转,勉强一日能够熔铸一亿上下的铜钱。

之所以给出七天的时间出来,就是为了能够在承诺的时限之内把所有的订单完成。

长安城的勋贵也不是人人都很有钱。

像张远这种坐拥数亿身家的已经是最有钱的那一拨人。

当然在这一拨人里面,张远是垫底的存在。

像平阳侯府要是把他们金库的钱财全部拿出来,数十亿肯定是有的。

七十年积累的巨大财富,经历数次战争屹立不倒的勋贵都是有钱人。

打匈奴是赔钱生意,可是在国内进行战争那便是赚钱的生意,当然肯定是赢的一方赚的钱。

汉景帝进行七国之战的时候,连扩充军备的钱都没有,打赢了直接让国库充实了起来。

跟着一起发财的人不尽其数。

田蚡从一个需要自己姐姐卖首饰支持的人,摇身一变能拿着大把金钱贿赂朝臣的大富翁。

这都是明面上能够见到的,战后的势力重组才是瓜分利益的时刻。

张远比不上这些人,也只能吊着这些人的车尾。

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列侯里面穷的估计也就能拿出千万钱。

当然是五铢钱。

张远这个比例一出,让所有人手上的钱都贬值了。

张远铸钱肯定是挣的,而且是暴利,这也是张远为什么能提出以四点五的比例补贴大笔交易。

即便是四点五的比例,张远仍然大赚特赚。

若是五换一的比例张远只是保本,那么改成四点五的比例,七天的时间一到张远就要破产。

赚这个钱没有别的意思。

将来若是刘彻没有接手铸钱的事情,张远为把五铢钱推行到全国,还有把纸张普及到平民生活当中需要花费的钱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老赵刚刚才接下两单大宗生意,天色就彻底的黑了。

张远没有给任何人情面还有情分,直接下令关门。

来清平坊的一众勋贵还有张远貌似都忽视了一个最大的问题。

今日来清平坊的勋贵,排面最大的自然是广平侯,可广平侯家寥寥几人在长安从政。

其他权势滔天的亦或者是正当红的勋贵没有一人来清平坊。

最有钱的平阳侯府讲道理以平阳公主跟张远的关系直接来要铸钱的模子都有可能。

可张远却没有发现这一点。

大汉最顶尖的那些家族跟官员集体在第一天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这态度当然是给刘彻看的,而不是给张远看的。

这一刻张远像是成为了一个瞎子,什么都不知道,也没有给他通气。

清平坊的生意持续了一个月。

流出去的铜钱最终达到了二十亿之数。

这里面普通人跟商贾兑换的铜钱勉强加起来有两亿。

放出去的子钱也才一亿五千,其余的全都是勋贵们按照四点五的比例达到的数量。

这一个月张远的财富翻了个倍。

看起来少,但这是加上张远那快十万斤的金子一起算的。

除去放出去的子钱,张远还剩下了六亿的五铢钱,放出去的子钱全都收回来,张远就能凑快八亿的五铢钱。

这一个月将长安市场上面流通的其他钱币一扫而空。

五铢钱甚至已经流向了内史地界,最起码长安城的卫星城都已经开始使用五铢钱了。

对于这翻天覆地的变化,刘彻没有提也没有问。

张远这时候心里面才忐忑了起来。

长安城可是在刘彻的脚下,发生的一切刘彻都能立即知道。

可刘彻也没有召见过张远,张远有几次心里面不安的时候去参加早朝,也没有人询问。

至于卫青早就被刘彻调去边疆应付匈奴人的报复了。

匈奴大单于军臣的报复注定又是无疾而终。

平阳侯府除了正常接收来自清平坊的分红,便没有其他的动静。

这期间张远收到了卓王孙的答复。

卓王孙说可以为张远提供相当于十亿枚五铢钱的钱币。

得到消息之后,张远大喜过望。

这估计不是卓王孙全部的财富也是一半了。

无盐氏借给汉景帝千金,汉景帝还给他们家族万金。

这万金是无盐氏发家的本钱,几十年来,这万金翻个十倍也是可能的。

毕竟高利贷家族,利滚利就那回事。

临邛卓家肯定是要比无盐氏有钱的,这也能侧面为张远提供一下卓王孙究竟有多有钱。

可没过多长时间,张远却遭到了一拳重击。

蜀郡那边又送来消息,说官府勒令卓氏一族在一月之内动身前往茂陵邑。

至于说法当然就是刘彻号召天下豪杰入茂陵邑。

之前那一次,卓王孙给官府塞了数百万钱,然后通过平阳公主的关系运作最终将自己家从名单上消除。

其余家族也同样如此,有钱的商贾谁还没有一点官方背景。

大的牵扯上黄家,小的也跟当地官府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皇帝又能知道谁是谁,一下子迁入几十万人,刘彻还能把名单上所有的人全都看一遍?

可现在基本上就是直接点名了。

收到通知的不止临邛卓氏,卓王孙的好兄弟,临邛的程郑一家也收到了通知。

蜀郡还有黄氏,其他地方连孔仅自己的家族都收到了通知。

反正只要全天下的有名的铁商盐商都收到了通知。

最冤的当属黄氏跟程郑,这两家一家是半路出家还是因为刘彻的命令才插手冶铁,另一家从卓氏发展壮大之后就把生意全部扔给卓王孙了,然后一心经营对西南夷这些小国的贸易生意。

可现在就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